前 言
基于开源理念的Linux系统发布以来,各种国产Linux系统陆续发布,成为了促进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角色,其间中科红旗、中标软等团队尤为引人瞩目。2008年,隶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的普华基础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普华”)成立,其管理及骨干技术团队由来自中科红旗等业界精英组成,并在云计算、汽车电子等基础软件领域崭露头角。2013年末,网络空间安全成为世界关注焦点,普华开始布局基于Linux系统发布的基础软件业务应用市场。随着相关公司的研发、营销、服务等骨干团队汇入普华,正式开始了基于普华Linux的系统发布与服务,成为了基于Linux信息化基础软件领域的主力军。其Linux系统发布,不仅支撑着传统x86、ARM、POWER等主流硬件平台,还着力打造了对国产龙芯、申威、兆芯等平台的系统支撑,以助力国家信息化战略。凭借众多技术特点和开发优势,普华Linux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用户的赞许和青睐。
本书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本书这次修订所做的最大改动是以普华开发的普华Linux桌面操作系统V4.0为蓝本。广大老师、学生和读者一直关注着本教材的编写、修订和发行,充分肯定了我们的努力,特别是提供的使用本教材的反馈意见,更是难能可贵,在此深表感谢。
除此之外,我们结合实际教学中的体会以及目前国内外Linux操作系统的发展状况,本书还进行了如下修订:
(1)增加了Linux常用命令的介绍,如find、cmp等,补充部分命令选项。
(2)增加一些综合性示例。
(3)对原书中不妥当、不确切的表述做了修订。
(4)在普华Linux环境下对所有示例重新进行编辑、运行和更正。
(5)修订与时间相关的内容,尽量提供新的信息。
本书内容仍分为4个部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包括Linux系统概述、普华Linux系统安装和一般配置、Linux常用命令、vi文本编辑器的使用。
第二部分系统结构,即Linux内核简介。
第三部分Linux程序设计,包括shell编程、常用开发工具和环境编程(系统调用和库函数应用)。
第四部分系统管理,包括常规系统管理和网络管理。
全书共分10章:
第1章Linux系统概述,给出操作系统的一些概念和术语,全面介绍Linux系统的功能、版本、特点以及普华Linux系统的安装和图形环境。
第2章Linux常用命令,介绍文件、目录、进程等概念,如何使用相应的命令对文件、目录、进程进行管理。
第3章文本编辑,介绍Linux系统中常用的文本编辑器vi,包括vi的工作方式、vi的进入与退出、vi文本编辑等。
第4章Linux shell程序设计,主要介绍shell(默认的bash)的语法规则、编程应用示例及shell的程序调试等。
第5章Linux内核,介绍Linux系统的功能模块及其实现,包括进程管理、文件系统、内存管理、设备管理、中断处理等。
第6章常用开发工具,介绍gcc编译系统、gdb程序调试工具和程序维护工具make。
第7章Linux环境编程,介绍如何在Linux环境下使用系统调用和库函数进行编程。
第8章Linux系统管理,介绍Linux系统管理的各项工作,包括用户和工作组的管理、文件系统维护、系统备份、系统安全管理、系统性能优化等。
第9章网络应用及管理,介绍Linux系统的网络应用、网络管理、网络安全配置以及防火墙设置等内容。
第10章Linux基础实验。为强化本课程的实验环节,提供了实验大纲;为方便教师授课,本书还提供电子教案,任课教师可以从华信教育资源网http://www.hxedu.com.cn注册后免费下载,并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性使用。如下列出了授课和实验学时的分配建议,任课老师可根据教学需求,在学时及内容安排上进行适当取舍。
授课学时分配表
授课总学时
(参考值) 学时分配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16 2 2 1 3 2 2 2 1 1
32 3 4 2 6 4 4 4 3 2
48 4 6 3 9 6 6 6 5 3
实验学时分配表
实验总学时
(参考值) 学时分配
第1章
(实验一) 第2章
(实验二) 第3章
(实验三) 第4章
(实验四) 第6章
(实验五) 第7章
(实验六) 第8章
(实验七)
24 2 4 2 5 2 5 4
16 2 4 4 2 4
8 2 2 2 2
本书的修订过程中得到普华促进中心/教育学院总监兼院长贺唯佳先生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提供了全套培训资料,介绍了公司在Linux领域的开发、科研和业务开拓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效和前瞻性发展的趋势,这些对本书的编写很有补益。在此深表谢意。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曾得到多位同事、学生和出版社编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本次修订主要由孟庆昌、张志华执笔,参加编写、整理工作的还有刘振英、牛欣源、路旭强、马鸣远、唐伟杰、孟欣等。
因编者水平有限,加上时间紧迫,且Linux技术发展迅速,书中难免存在疏漏、欠妥和错误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在此深表感谢。
让我们共同努力,促进我国软件产业的迅速发展!
作者
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