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微机原理与单片微机系统及应用:基于Proteus仿真》[44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微机原理与单片微机系统及应用:基于Proteus仿真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谢维成,杨加国 编
  • 出版时间:2019-10-01
  • 热度:5136
  • 上架时间:2025-01-04 08:18:29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微机原理与单片微机系统及应用:基于Proteus仿真》将传统的微机原理内容和单片机内容相整合,先讲述了微机原理的基本知识,再利用单片机芯片讲述微型计算机系统及应用。微机原理理论部分相比传统的微机原理进行了适当的改动。单片机芯片采用结构简单的51系列单片机,同时介绍了与51系列单片机连接的常用功能芯片,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典型的51系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微机原理与单片微机系统及应用:基于Proteus仿真》的内容分三个部分:微型计算机基本原理、51系列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和软件工具。微型计算机基本原理部分介绍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微处理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存储器的结构和访问方法、输入/输出接口的基本结构和传送方式、串行通信及接口标准等内容。51系列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部分对51系列单片机芯片和一些功能接口部件和芯片进行详细的介绍,结合实际应用,组建完整的单片机硬件和软件系统。软件工具部分介绍《微机原理与单片微机系统及应用:基于Proteus仿真》内容涉及的两个软件(KeilC51和Proteus)的基本使用方法。
  《微机原理与单片微机系统及应用:基于Proteus仿真》可作为普通高校自动化、电气、电子信息等专业的教材,也适合学习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
  《微机原理与单片微机系统及应用:基于Proteus仿真》配有电子课件,选用《微机原理与单片微机系统及应用:基于Proteus仿真》作教材的老师可登录www.cmpedu.com注册下载,或发邮件索取。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导读
1.1 概述
1.1.1 计算机发展历程
1.1.2 计算机硬件系统
1.1.3 计算机软件系统
1.2 计算机中的信息及表示
1.2.1 计算机中的数制及转换
1.2.2 数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1.2.3 其他信息的表示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原理
导读
2.1 微型计算机的结构
2.1.1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2.1.2 微处理器
2.1.3 存储器
2.1.4 I/O设备及接口电路
2.1.5 总线
2.2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2.1 指令和程序简介
2.2.2 微型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2.3 单片微型计算机
2.3.1 单片机的概念
2.3.2 单片机的发展历程
2.3.3 单片机的应用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 微型计算机中的存储器
导读
3.1 概述
3.1.1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
3.1.2 半导体存储器的基本结构
3.2 随机存储器
3.2.1 静态RAM
3.2.2 动态RAM
3.3 只读存储器
3.3.1 只读存储器的基本原理
3.3.2 典型的Intel 2764系列EPROM芯片
3.4 存储器与微处理器的连接
3.4.1 存储器与CPU的连接方法
3.4.2 存储器与微处理器的扩展连接
3.4.3 存储器与微处理器连接时还应考虑的问题
3.5 存储器的结构类型
3.5.1 普林斯顿结构
3.5.2 哈佛结构
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 输入/输出接口与中断
导读
4.1 输入/输出接口概述
4.1.1 输入/输出(I/O)接口的概念
4.1.2 I/O接口的功能
4.1.3 I/O接口的基本结构
4.1.4 I/O接口的编址方式
4.1.5 I/O接口的分类
4.2 CPU与外设的数据传送方式
4.2.1 程序控制方式
4.2.2 中断传送方式
4.2.3 直接存储器存取(DMA)传送方式
4.3 中断及中断技术
4.3.1 中断的基本概念
4.3.2 中断的分类
4.3.3 中断的功能
4.3.4 中断的优先级
4.3.5 中断的允许和屏蔽
4.3.6 中断的处理过程
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 串行通信及接口标准
导读
5.1 通信的基本知识
5.1.1 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
5.1.2 串行通信的制式
……

第6章 51系列单片机基本原理
第7章 51系列单片机汇编程序设计
第8章 51系列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
第9章 51系列单片机片内接口及应用
第10章 51系列单片机I/O接口及应用
第11章 51系列单片机数/模、模/数接口及应用
第12章 51系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第13章 Keil C51集成环境的使用
第14章 Proteus软件的使用

附录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微机原理是高等院校工科电类、机械自动化类等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要求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基本组成、各类接口功能部件及其与系统的连接,建立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整机概念,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微型计算机系统软件、硬件开发的能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各行业的需要,微型计算机形成了两大分支,即通用微型计算机和嵌入式计算机(以嵌入式微处理器为基础的硬件电路和相应软件结合的系统),它们已经完全渗透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特别是近年来手持式设备的发展和使用,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这两大分支都是最基本、必须学习的知识,现在很多高校工科电类、机械自动化类等相关专业,都开设了微机原理和嵌入式系统课程。
  传统的微机原理课程主要以Intel8086/8088CPU和IBMPC系统为基础介绍原理,辅之以并行接口8255、定时器/计数器接口8253、中断接口8259、串行接口8251、DMA接口8237等芯片学习接口技术,适当介绍32位、64位CPU及系统。这种传统微机原理课程内容在嵌入式系统飞速发展的今天,不足之处越来越明显。这种课程的教材重点在于讲解微机原理的理论,应用性不强,实验比较简单,讲解的芯片现在己不再使用。除了基本原理部分外,所学的内容在后续的嵌入式和其他课程中应用很少。因此,很多学校在开设了这样的微机原理课程后,往往还要再开设单片机相关课程,然后再进行嵌入式系统的学习,这样又加大了教学工作量和专业总学时数,不能满足各专业的要求。
  单片机是嵌入式系统的一个分支,嵌入式系统可以看成是在单片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单片机又是在通用微型计算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基本组成结构、工作原理与微型计算机相同,同时又集成了大量的功能部件,这些功能部件在现在很多嵌入式芯片中都能够找到。以它作微机原理教材的切入点,一方面可以学习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又可以为嵌入式系统学习打下基础,它应用性强,学生在学习时容易理解和体会。
  本书的内容分三个部分:微型计算机基本原理、51系列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和软件工具。微型计算机基本原理部分介绍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微处理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存储器的结构和访问方法、输入/输出接口的基本结构和传送方式、串行通信及接口标准等内容。51系列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部分对51系列单片机芯片和一些功能接口部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结合实际应用,组建完整的单片微型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软件工具部分介绍本书内容涉及的两个软件(KeilC51和Proteus)的基本使用方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