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5G NR无线网络优化实践》[66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5G NR无线网络优化实践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作者:张守国,葛海平,吴松,陈君,王建斌 ... 著
  • 出版时间:2024-04-01
  • 热度:4959
  • 上架时间:2025-01-04 08:18:29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适合从事5G工程优化相关工作的维护人员及对5G网络相关知识感兴趣的人员阅读。
1.视角专业
本书的作者站在行业的视角,对5G NR网络进行全面的介绍,能快速给读者建立系统概念。
2.内容务实
本书侧重于实用性,纯理论部分介绍相对较少,重点突出和日常5G网络优化、物理信道设置等相关的专业知识介绍。
3.思路清晰
本书的重点突出,着重介绍了5G 网络结构、信令流程、消息内容解析、参数规划、专网规划、问题分析思路、定位方法等,读者可以轻松掌握无线网络问题的基本分析思路和方法。
4.适用面广
本书围绕一线网络优化人员的实际需求,高校、电信运营商、设计院、研究院等相关专业技术均可适用。
5.团队专业
作者团队均在项目一线从事无线网规划、咨询、设计几十年,具有非常丰富的工程项目经验,研究及发表过多篇工程技术论文,出版过多部专业图书,作者编写团队的专业性、严谨性较强。

内容简介

本书从5G无线网络优化基本原理的角度出发,侧重于介绍5G无线网络优化实施中遇到的常见知识点和无线网络问题优化方法,涵盖了基本理论基础、信令流程、专网规划、参数规划、性能分析等内容。本书首先回顾了5G网络结构、频谱划分、物理信道、帧结构、组网方式等内容,使读者对5G的基本原理有进一步了解。然后,本书通过对信令流程的介绍,使读者对移动台和网络的寻呼过程、业务建立过程、切换过程、VoNR等信令过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本书适合从事5G工程优化相关工作的维护人员及对5G网络相关知识感兴趣的人员阅读。

作者简介

@张守国
正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现任职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期从事无线网络优化和规划方面工作,拥有20多年一线无线网络优化经验,对无线网络优化和规划拥有丰富的经验。出版图书《LTE无线网络优化实践》1本,发表论文10多篇。

@葛海平
高级工程师,毕业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现任职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总经理。入选杭州市“131”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长期负责无线网络规划、设计和优化工作,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发表论文10多篇。

@吴松
正高级工程师,毕业于浙江大学,工学博士。现任职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专家、国际业务总监。2000年入选杭州市“131”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长期从事移动通信前沿技术研究,专注于无线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发表论文近20篇。

@陈君
高级工程师、一级建造师、注册造价师、注册监理师、注册城乡规划师、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毕业于浙江大学,现任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长期负责无线网络规划与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具备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发表论文20多篇。

@王建斌
正高级工程师,现任职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省级电信运营商无线网络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无线网络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以及无线网络的规划、优化等工作。

@李曙海
高级工程师,现任职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省级电信运营商无线网络中心副主任,运营商集团B级人才,长期负责无线网络规划优化工作,在移动通信领域拥有一定影响力和较为丰富的实战及管理经验,主持过多项规划优化创新研究课题,发表论文10余篇。

@沈保华
高级工程师,现任职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省级电信运营商无线网优中心优化主管,运营商集团高级专家,长期从事无线网络规划优化工作,拥有丰富的移动通信领域从业经验和实战经验,曾获业内多项专业奖项,发表论文近10篇。

精彩书评

院士推荐

作为信息社会通用基础设施,当前国内5G产业建设和发展如火如荼。在网络建设方面,5G带来的新变化、新问题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尽快找出解决办法。在此背景下,在工程技术应用领域,亟须加强针对5G网络技术、网络规划和设计等方面的研究,为5G大规模建设做好技术支持。“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规划建设是网络发展之本。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做好5G建设工作,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组织编写了相关丛书,为5G网络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团队长期跟踪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演进,多年从事移动通信网络规划设计工作,已出版有关3G、4G 网络规划、设计和优化的图书,也见证了5G 移动通信标准诞生、萌芽、发展、应用的历程,参与了5G 试验网的规划设计,积累了5G 技术和工程建设方面的丰富经验。本丛书有助于工程设计人员更深入地了解5G 网络,更好地进行5G 网络规划和工程建设。


中国工程院院士

邬贺铨


目录

1.1 5G网络架构 5
1.1.1 接入网 6
1.1.2 核心网 8
1.2频谱划分 12
1.2.1 频段定义 12
1.2.2频率栅格 16
1.2.3 同步栅格 18
1.2.4 部分带宽的概念 18
1.2.5 国内电信运营商频率分配 22
1.3 无线帧结构 23
1.3.1 基本时间单位 23
1.3.2 无线帧结构 24
1.4 协议栈 27
1.4.1 控制面 28
1.4.2 用户面 33
1.5 组网模式 37
2.1物理广播信道 46
2.1.1 PBCH位置 46
2.1.2 PBCH内容解析 50
2.2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52
2.3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55
2.4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57
2.4.1 PDCCH位置 57
2.4.2 PDCCH功能 64
2.5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65
2.6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67
2.7 物理共享信道分配 68
2.8 物理信号 71
2.8.1 解调参考信号 72
2.8.2 探测参考信号(SRS) 77
2.8.3 信道状态参考信号 79
2.8.4 SRS天选 81
2.8.5 天线端口 82
2.9波束管理 82
3.1随机接入 89
3.1.1 竞争模式 90
3.1.2 非竞争模式 92
3.2 RRC连接建立 93
3.3 RRC连接重建 96
3.4 上下文管理 97
3.5 RRC重配置 103
3.6 服务质量控制 107
3.6.1 QoS参数 109
3.6.2 QoS映射 112
3.7 开机入网流程 113
3.7.1 小区搜索 113
3.7.2 小区选择 116
3.7.3 小区重选 119
3.7.4 初始接入流程 122
3.7.5 注册过程 124
3.7.6 AMF选择和发现过程 130
3.8 鉴权和安全过程 132
3.8.1 鉴权过程 132
3.8.2安全过程 135
3.9 PDU会话过程 138
3.9.1 PDU会话建立流程 139
3.9.2 PDU会话修改流程 145
3.9.3 PDU会话资源建立 149
3.9.4PDU会话资源修改 151
3.9.5 SMF选择和发现过程 152
3.9.6 UPF选择过程 153
3.9.7 信令消息 153
3.10 业务建立流程 158
3.10.1 主叫流程 158
3.10.2 被叫流程 166
3.10.3 接入控制 170
3.11 切换流程 172
3.11.1 切换功能 174
3.11.2 测量事件 176
3.11.3 切换信令流程 180
3.12 NSA业务流程 188
3.12.1 辅站SgNB添加过程 192
3.12.2 主站MeNB变更过程 200
3.12.3 辅站变更过程 201
3.12.4 辅站SgNB调整过程 204
3.13 切片相关信令流程 205
3.13.1 切片注册流程 205
3.13.2 切片PDU会话创建
流程 206
3.13.3 URSP签约变更流程 207
3.14 空口主要消息 207
3.14.1系统信息更新 209
3.14.2 SIB1消息内容解析 210
3.14.3SIB2消息内容解析 217
3.14.4SIB3消息内容解析 218
3.14.5 SIB4消息内容解析 219
3.14.6 SIB5消息内容解析 220
3.14.7 测量控制消息内容
解析 221
3.14.8 测量报告内容解析 222
4.1 IMS网络结构 224
4.2 IMS注册过程 225
4.3VoNR 227
4.3.1VoNR业务流程 227
4.3.2VoNR功能增强 234
4.4 EPS Fallback 236
4.4.1 EPS Fallback主叫流程 238
4.4.2 EPS Fallback被叫流程 241
4.5 相关消息说明 243
4.6 会话初始协议 246
5.1 5G专网概念 254
5.1.1 专网定义 254
5.1.2 应用场景 257
5.1.3 关键技术 259
5.2 5G专网规划 262
5.2.1 专网架构 262
5.2.2 UPF部署方案 265
5.2.3 MEC部署方案 267
5.2.4 承载网切片 269
5.3 5G专网安全方案 271
5.3.1 安全架构 272
5.3.2 安全认证体系 272
5.3.3 安全部署方案 276
5.4 5G专网案例 277
5.4.1 智能安防 278
5.4.2 校园专网 279
5.4.3 政务园区专网 281
6.1 全球小区识别码 286
6.2 PCI 286
6.3 用户永久标识符 287
6.4 5G全局唯一的临时UE
标识 289
6.5 5G-S-TMSI 290
6.6 IMPI和IMPU 291
6.7 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 291
6.8 5GS TAI 293
6.9 接入点名称与DNN 293
6.10 数据网络接入标识符 295
6.11 本地数据网 295
6.12 单个网络切片选择协助
信息 296
6.13 PRACH 298
6.14RSRP 302
7.1 基于服务的架构 306
7.2 网络切片 307
7.3 边缘计算 311
7.4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天线 312
7.5 高阶调制 314
7.6 自适应调制编码 315
7.7信道编码 318
7.8 灵活多载波技术 318
7.9 上下行解耦 318
7.10 CU-DU分离 321
7.11 ULCL分流 321
7.12IPv6多归属分流 325
7.13 本地区域数据网分流 325
7.14 5G LAN 326
7.15 DNN纠错 328
7.16集成接入回传 329
8.1 优化概述 332
8.2 指标和定义 333
8.3覆盖优化 335
8.3.1 问题起因 335
8.3.2 优化原则 336
8.3.3 优化措施 336
8.4 干扰问题排查 337
8.4.1 干扰来源 337
8.4.2 排查方法 340
8.4.3 规避方案 342
8.5 接入性能优化 343
8.5.1 指标定义 343
8.5.2 分析思路 345
8.5.3 优化流程 347
8.6 掉线率优化 349
8.6.1 指标定义 349
8.6.2 分析思路 349
8.7 切换性能优化 351
8.8 吞吐率优化 353
8.8.1 指标定义 353
8.8.2 分析思路 354
8.8.3 优化流程 357
8.9 地铁隧道优化 359
8.9.1 覆盖特点 359
8.9.2 隧道链路预算 360
8.9.3 切换带设置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