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企业电子文件单套归档管理实战》[84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企业电子文件单套归档管理实战

  •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作者:王洋 著
  • 出版时间:2022-08-01
  • 热度:8911
  • 上架时间:2025-01-04 08:18:29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企业电子文件单套归档管理实战》在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以一个试点项目为主线,介绍了企业为实现电子单轨制而进行的实践与探索过程。全书共18章,重点介绍电子单轨制的背景,试点项目的需求分析、规划、设计与实施,电子文件“四性”检测、区块链技术应用、智能鉴定、电子档案长期保存、电子档案销毁、元数据、电子全宗卷、安全与保密体系建设等重点、难点问题和解决思路、做法,以及整个项目的总结、启示和项目成果推广应用。
  《企业电子文件单套归档管理实战》主要供广大企业档案工作者和企业IT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大专院校教师、学者、研究人员等教学和研究的参考用书,还可作为电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档案场景应用区块链系统开发人员进行系统分析的参考用书。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第1章 电子文件单套归档管理概述
1.1 说说电子档案
1.2 电子文件形成与归档
1.3 电子文件归档“套制”
1.4 “套制”与“轨制”
1.5 “两个凡是”问题

第2章 项目管理概述
2.1 项目管理过程组
2.2 档案信息化项目应重点关注的项目管理内容

第3章 企业电子文件单套归档管理的需求与发展
3.1 单套制初始合规
3.2 单套制扩围
3.3 单套制再发展
3.4 单套制合法化
3.5 小结

第4章 企业电子文件单套归档管理试点项目规划
4.1 项目来源与要求
4.2 情况调研与需求
4.3 制定试点工作方案

第5章 基础设施优化与业务流程重构
5.1 基础设施优化
5.2 业务流程重构

第6章 电子文件输出与封装
6.1 电子文件识别
6.2 电子文件输出
6.3 电子印章的处理
6.4 电子文件封装
6.5 归档信息包推送

第7章 电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7.1 系统设计
7.2 系统实现
7.3 系统测试

第8章 接口平台建设
8.1 接口设计
8.2 接口功能实现
8.3 接口数据约定及有关说明
8.4 同步机制

第9章 “四性”检测
9.1 归档环节
9.2 长期保存环节
9.3 管理环节与检测项目对照表
9.4 检测结果

第10章 区块链技术应用
10.1 电子文件真实性保障技术应用现状
10.2 应用区块链技术保障电子文件真实性方案设计
10.3 应用区块链技术保障电子文件真实性方案实施
10.4 应用区块链技术保障电子文件真实性实现效果与创新
10.5 电子档案管理应用区块链技术展望
10.6 电子档案管理应用区块链技术问题与建议

第11章 智能鉴定
11.1 方法设计
11.2 方法实现与改进
11.3 鉴定结果

第12章 电子档案长期保存
12.1 格式转换
12.2 长期保存策略
12.3 备份

第13章 电子档案销毁
13.1 企业电子档案销毁现状
13.2 原因分析
13.3 销毁方法分析
……
第14章 元数据
第15章 电子全宗卷
第16章 安全保密、制度规范建设与项目文档管理
第17章 项目总结与启示
第18章 成果推广应用
附录A 电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功能需求
附录B 接口功能需求
附录C 试点工作进度甘特图
附录D 外事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
附录E 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办法
附录F 电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规范
附录G 电子档案管理应用区块链规范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序言

  当历史的车轮转入21世纪,计算机技术得以迅猛发展,带动了我国各行各业、国民经济及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电子文件随之产生,并在文件和档案增量中的比例不断加大。习惯于担当与奉献的档案工作者们,一边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即使再多一倍的工作量也要安全地保留好这些记忆;一边努力探寻着新的管理技术手段,试图在留好记忆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工作效率。随着对电子文件认识的不断深入,应用于电子文件归档的技术不断发展,电子文件的各个管理环节不断规范,电子单轨制渐行渐近,势如破竹地要引领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发展。全国上下对单轨制的呼声随之高涨,以至成为广大档案工作者的心声,希望能够尽早实现。
  2020年,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正式颁布,确立了电子档案的法律地位,广大档案工作者无不为之欢呼雀跃。档案法规定,电子档案应当“来源可靠、程序规范、要素合规”。电子档案与传统载体档案具有同等效力,可以以电子形式作为凭证使用。接着,《“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提出,强化各领域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着力推进在业务流程中嵌入电子文件归档要求,在业务系统中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电子文件归档功能,保障电子文件归档工作广泛开展,切实推动“来源可靠、程序规范、要素合规”的电子文件以电子形式单套制归档。《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规定》第十八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科研电子文件可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从外部接收的电子文件“来源可靠、程序规范、要素合规”。……自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起,“可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频繁出现于各类档案的规划、制度和规范性文件中,同时“来源可靠、程序规范、要素合规”这12个字也一并呈现。档案管理工作者们希望实现单轨制,特别寄希望于它的应用与落地,希望通过“单轨”能够让档案工作对历史记忆和当前效率达到双赢,可却被这12个字困扰着。这一点,也正是本书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意义所在。
  本书从实践应用的角度出发,对从业者做到电子档案的“来源可靠、程序规范、要素合规”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本书围绕一个国家级单套制试点项目,将项目从启动、规划与实施,到总结、启示与推广的整个过程进行展现,点滴记录了电子文件单套归档管理的实施过程和技术细节,对当前备受关注且较少落地的区块链技术应用、电子档案销毁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阐述,并辅以相关概念澄清、相似场景比拟、作者本人的理解和感受等内容,旨在希望本书能够突出实用性的同时,也可以兼顾可读性。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到一个企业的单套制试点项目是怎么做的,也可以理解这个企业为什么这样做。
  本书共18章,章节之间相互支撑,前后关联。第1~2章为基础理论,对本书涉及的相关理论进行介绍;第3章介绍单轨制的实施背景,对国家和社会层面推行单轨制从萌芽到合法化的进程进行梳理;第4~8章按照档案信息化项目管理的思路,介绍试点项目的需求分析、规划、设计和实施;第9~16章对试点项目的“四性”检测、区块链技术应用、智能鉴定、电子档案长期保存、电子档案销毁、元数据、电子全宗卷、安全与保密体系建设等重点、难点问题做进一步阐述,更加深入地介绍解决思路和做法;第17章对整个试点项目进行总结,提炼试点工作经验和启示;第18章对项目成果推广和应用方式进行阐述;最后是附录。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非常需要同行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为本书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对此,作者将不尽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