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本书面向有科研需求或者刚进入科研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主要介绍中英文科技文献检索工具,科技论文的构成、阅读方法、写作思路、投稿流程,专利文件的构成和撰写规范,PPT制作与学术演讲的要求和技巧。
本书采用理论讲解与案例示范相结合的方式,帮助读者快速掌握科学研究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提升专业写作与表达能力。
本书力求结构、组织、形式清晰、简洁并手册化,适合作为通识课教材或自学用书,帮助科研零基础或者有一定科研基础的本科生、研究生、青年研究人员以及对专业写作与口头表达能力关注的相关人员等,快速进入科研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并以科技论文或专利的形式发表科研成果,以学术报告的形式与同行现场交流。
刘爽,电子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长期从事光电信息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承担“固体与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光电学”“新生研讨”等课程教学。发表SCI论文30多篇,出版国家规划教材1部和研究生规划教材1部,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刘晓东,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导。长期从事光电器件方面的研究。承担“专业写作与口头表达”等课程教学。发表SCI论文近20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刘富才,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导。近年来开展新型低维信息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入选国家海外青年人才计划、四川省特聘专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担任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理事、四川省侨联特聘专家。发表SCI论文60余篇,论文引用数5000余次,9篇文章入选ESI高被引论文。承担“专业写作与口头表达”“信息探测技术前沿”等课程教学。
陶斯禄,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导。长期从事新型光电子材料及高效率有机光电子器件领域的研究工作。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四川省“杰出青年学术带头人资助计划”、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等;获得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1年北京市科技奖一等奖、第十四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2020年四川省科技奖自然科学三等奖等。发表SCI论文70余篇。承担“专业写作与口头表达”“科学素养导论”等课程教学。
苗芳,电子科技大学讲师。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专业。主要从事有机光电材料合成和性质的研究。承担“专业写作与口头表达”课程教学工作。
王艳,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导。主要从事新型纳米结构材料、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等领域的研究。承担“现代材料分析方法”“专业写作与口头表达”等课程教学。发表SCI论文20余篇。文章影响因子累计过百,多次参加国际会议并作报告。申请专利多项并完成专利成果转化。
王东升,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导。长期从事光敏感分子与材料的研究。入选“四川省特聘专家”“成都市急需紧缺人才和高端人才”等。发表论文50余篇,引用超过1500次。承担“光电材料表征基础”“专业写作与口头表达”等课程教学,获电子科技大学青年教师竞赛二等奖。
李世彬,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入选四川省特聘专家。2008-2011年先后在美国肯塔基大学-电子工程系和阿肯色大学-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电子科技大学作为首席项目负责人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总装预研等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