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详情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第3版) 9787302652199 计算机与互联网书籍》[43M]百度网盘|亲测有效|pdf下载
  •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第3版) 9787302652199 计算机与互联网书籍

  • 热度:5095
  • 上架时间:2025-01-04 08:18:29
  • 价格:0.0
书籍下载
书籍预览
免责声明

本站支持尊重有效期内的版权/著作权,所有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网友分享或网盘资源,一旦发现资源涉及侵权,将立即删除。希望所有用户一同监督并反馈问题,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或发送邮件到ebook666@outlook.com,本站将立马改正

内容介绍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第3版)
作者:
定价:139.0
出版社:
出版日期:24-01-01
IN:9787302652199
印次:
版次:
装帧:
开本: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全国计算机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组织编写的考书。本书根据《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大纲》(23年审定)编写,对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项目理)岗位所要求的主要知识以及应用技术做了阐述。本书主要内括信息化发展、信息技术发展、信息技术服务、信息系统架构、软件工程、数据工程、软硬件系统集成、信息工程、项目管理概论、启动过程组、规划过程组、执行过程组、监控过程组、收尾过程组、组织保障、监理基础知识、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职业道德规范。


  目录

第1章 信息化发展1

1.1 信息与信息化1

1.1.1 信息基础2

1.1.2 信息系统基础4

1.1.3 信息化基础7

1.2 现代化基础设施12

1.2.1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12

1.2.2 工业互联网13

1.2.3 城市物联网16

1.3 产业现代化19

1.3.1 农业农村现代化19

1.3.2 工业现代化

1.3.3 服务现代化23

1.4 数字中国25

1.4.1 数字济25

1.4.2 数字政府30

1.4.3 数字社会34

1.4.4 数字生态39

1.5 数字化转型与元宇宙41

1.5.1 数字化转型41

1.5.2 元宇宙47

1.6 本章练

第2章 信息技术发展50

2.1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50

2.1.1 计算机软硬件50

2.1.2 计算机网络52

2.1.3 存储和数据库59

2.1.4 信息66

2.1.5 信息技术的发展75

2.2 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应用76

2.2.1 物联网76

2.2.2 云计算77

2.2.3 大数据81

2.2.4 区块链83

2.2.5 人工智能87

2.2.6 虚拟现实90

2.3 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展望91

2.4 本章练

第3章 信息技术服务95

3.1 内涵与外延95

3.1.1 服务的特征95

3.1.2 IT服务的内涵96

3.1.3 IT服务的外延96

3.1.4 IT服务业的特征97

3.2 原理与组成97

3.2.1 IT服务原理98

3.2.2 组成要素98

3.3 服务生命周期102

3.3.1 战略规划103

3.3.2 设计实现105

3.3.3 运营提升107

3.3.4 退役终止109

3.4 服务标准化110

3.4.1 服务产业化110

3.4.2 服务标准112

3.5 服务质量评价115

3.5.1 相关方模型115

3.5.2 互动模型116

3.5.3 质量模型117

3.6 服务发展118

3.6.1 发展环境118

3.6.2 发展现状与趋势119

3.7 服务集成与实践121

3.7.1 实践背景122

3.7.2 服务产品与组合125

3.7.3 项目组织与里程碑计划129

3.7.4 项目风险识别与控制132

3.8 本章练4

第4章 信息系36

4.1 架构基础136

4.1.1 指导思想136

4.1.2 设计原则136

4.1.3 建设目标137

4.1.4体框架138

4.2 系40

4.2.1 架构定义140

4.2.2 架构分类141

4.2.3 一般原理143

4.2.4 常用架构模型144

4.2.5 规划与设计147

4.2.6 价值驱动的体系结构153

4.3 应用架构156

4.3.1 基本原则156

4.3.2 分层分组156

4.4 数据架构158

4.4.1 发展158

4.4.2 基本原则159

4.4.3 架构举例160

4.5 技术架构161

4.5.1 基本原则161

4.5.2 架构举例162

4.6 网络架构163

4.6.1 基本原则163

4.6.2 局域网架构163

4.6.3 广域网架构166

4. 移动通信网架构170

4.6.5 软件定义网络172

4.7 架构172

4.7.1 威胁173

4.7.2 定义和范围174

4.7.3 整体架构设计175

4.7.4 网络架构设计179

4.7.5 数据库系84

4.7.6 架构设计案例分析187

4.8 云原生架构189

4.8.1 发展概述189

4.8.2 架构定义191

4.8.3 基本原则192

4.8.4 常用架构模式194

4.8.5 云原生案例197

4.9 本章练0

第5章 软件工程2

5.1 软件工程定义2

5.2 软件需求2

5.2.1 需求的层次3

5.2.2 能部署3

5.2.3 需求获取4

5.2.4 需求分析4

5.2.5 需求规格说明书8

5.2.6 需求变更210

5.2.7 需求跟踪212

5.3 软件设计212

5.3.1 结构化设计213

5.3.2 面向对象设计216

5.3.3 统一建模语言217

5.3.4 设计模式2

5.4 软件实现2

5.4.1 软件配置管理2

5.4.2 软件编码221

5.4.3 软件测试222

5.5 部署交付225

5.5.1 软件部署225

5.5.2 软件交付226

5.5.3 持续交付226

5.5.4 持续部署227

5.5.5 部署和交付的新趋势228

5.6 软件质量管理228

5.7 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230

5.7.1 成熟度模型230

5.7.2 成熟度等级231

5.8 本章练2

第6章 数据工程234

6.1 数据采集和预处理234

6.1.1 数据采集234

6.1.2 数据预处理235

6.1.3 数据预法235

6.2 数据存储及管理236

6.2.1 数据存储236

6.2.2 数据归档238

6.2.3 数据备份238

6.2.4 数据容灾240

6.3 数据治理和建模241

6.3.1 元数据241

6.3.2 数据标准化242

6.3.3 数据质量243

6.3.4 数据模型244

6.3.5 数据建模245

数据仓库和数据资产246

.1 数据仓库246

.2 主题库247

.3 数据资产管理247

.4 数据资源编目248

6.5 数据分析及应用249

6.5.1 数据集成249

6.5.2 数据挖掘251

6.5.3 数据服务253

6.5.4 数据可视化254

6.6 数据和分类分级255

6.6.1 数据255

6.6.2 数据分类256

6.6.3 数据分级257

6.7 本章练7

第7章 软硬件系统集成259

7.1 系统集成基础259

7.2 基础设施集成261

7.2.1 弱电工程261

7.2.2 网络集成263

7.2.3 数据中心集成2

7.3 软件集成266

7.3.1 基础软件集成266

7.3.2 应用软件集成271

7.3.3 其他软件集成275

7.4 业务应用集成276

7.5 本章练8

第8章 信息工程279

8.1 信息管理279

8.1.1 保障要求279

8.1.2 管理内容280

8.1.3 管理体系285

8.1.4 等级保护287

8.2 信息系统290

8.2.1 机制291

8.2.2 服务292

8.3 工程体系架构293

8.3.1 工程基础293

8.3.2 ISSE-CMM基础295

8.3.3 ISSE过程295

8.3.4 ISSE-CMM体系结构298

8.4 本章练1

......

第14章 收尾过程组537

14.1 结束项目或阶段538

14.1.1 主要输入539

14.1.2 主要输出540

14.2 收尾过程组的工作541

14.2.1 项目验收541

14.2.2 项目移交542

14.2.3 项结543

14.3 本章练4

第15章 组织保障546

15.1 信息和文档管理546

15.1.1 信息和文档546

15.1.2 信息(文档)管理规则和方法547

15.2 配置管理549

15.2.1 基本概念549

15.2.2 角色与职责553

15.2.3 目标与方针554

15.2.4 管理活动555

15.3 变更管理559

15.3.1 基本概念559

15.3.2 角色与职责561

15.3.3 工作程序562

15.3.4 变更控制5

15.3.5 版本发布和回退计划566

15.4 本章练6

第16章 监理基础知识569

16.1 监理的意义和作用569

16.2 监理相关概念571

16.3 监理依据573

1 监理内容574

16.5 监理要素575

16.5.1 监理合同575

16.5.2 监理服务能力576

16.6 本章练9

第17章 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580

17.1 法律法规580

17.1.1 法与法律580

17.1.2 法律体系580

17.1.3 法的效力582

17.1.4 法律法规体系的效力层级583

17.1.5 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中常用的

法律584

17.2 标准规范585

17.2.1 标准和标准化586

17.2.2 标准分级与标准分类587

17.2.3 我国标准的编号及名称588

17.2.4 我国标准的有效期591

17.2.5 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中常用的

标准规范591

17.3 本章练3

第18章 职业道德规范595

18.1 基本概念595

18.2 项目管理工程师职业道德规范596

18.3 项目管理工程师岗位职责597

18.4 项目管理工程师对项目团队的责任597

18.5 提升个人道德修养水平598

18.6 本章练9

参考文献600


  前言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以下简称“软考”)中的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资格自05年开考以来,已培养了大批项目管理人员,这些专业技术人才在信息系统建设、服务管理与应用、运维和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证组织的信息系统集成建设质量,提高信息系统项目开发绩效,组织转型升级等做出了贡献。

采用现代管理理论作为计划、设计、控制的方,将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网络、设施、应用软件等资源按照规划的结构和秩序,有机地整合到一个边界清晰、敏捷的信息系统中,以达到预定的系统目标,这是系统集成的主要工作。综合运用相关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在一定的时间、成本、质量等要求下,为实现预定的系统目标行的管理计划、设计、开发、实施、运维等方面的活动称为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实施项目管理的项目管理工程师(项目理)和项目管理师(高级项目理)岗位已成为组织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岗位,对这个岗位的人才选拔和评价是信息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人类社会正在加入发展时期,以数据要素开发利用为基础的数字时代、数字济快速发展,以人工智能、区块链和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影响着各行业领域的改革创新与转型升级,信息系统相关技术、建设、管理、运行等数字化能力需求持续强化,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将面临新的行业背景和形势。23年,为适应济与社会的发展需要以及信息技术和项目管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全国计算机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广泛吸纳当前新的研究成果,在原大纲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对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大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了信息化发展、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服务、系统集成工程建设等方面的知识要求,以实用性和适用性为主线,并结合敏捷和价值驱动等,丰富和完善了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要求,更新、丰富和完善了系统集成项目相关标准与法律法规的要求。

依据新修订的《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大纲》(23年审定通过),全国计算机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组织专家对《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以下简称《教程》)的第2行了修订。修订的第3版《教程》在论述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时尽量做到体例一致,叙述方式及逻辑一致,专业用语一致;论述的方法、工具和技术,与实际工作开展结合紧密,可以直接在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的实践中运用。考虑系统集成建设与各行业领域发展深度融合的需求,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具有体系化的信息系统发展知识、系统化的信息技术知识、全面的信息技术服务知识、立体的系统集成工程知识、深入的信息系统项目新型管理知识等,对项目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第3版《教程》基于国家相关发展战略,结合技术发展新趋势及应用新场景,丰富了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及其开发应用趋势;基于组织系统集成发展与项目的高度融合性,丰富了信息技术服务和各类系统工程相关知识;基于新时期对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的敏捷性与价值需求,重新梳理了项目管理相关知识。考虑各类信息系统项目实践的差异化和个性化,信息系统建设与组织发展的深度融合强化,以及各类网络化知识的丰富,修订教程适度给出了知识示例相关材料。

另外,为了便于参加软考的专业技术人员复,第3版《教程》在每章还提供了相应练

第1章信息化发展由宋跃武、刘媛媛编写;第2章信息技术发展由宋俊典、王铮、宋跃武编写;第3章信息技术服务由李美翠、曾寰嵩、王林编写;第4章信息系统架构由孙佩、李美翠、张荣静编写;第5章软件工程由李超、白文江、王林编写;第6章数据工程由宋俊典、刘媛媛、郝孝宇编写;第7章软硬件系统集成由刘瑞慧、隋志巍、李超、崔晓柳编写;第8章信息工程由林程远、隋志巍、彭高编写;第9章项目管理概论由刘玲、宋跃武编写;第10章启动过程组由李少杰、刘玲、宋跃武编写;第11章规划过程组由李京、刘玲、宋跃武编写;第12章执行过程组由唐惠、张树玲编写;第13章监控过程组由刘娜、张树玲、刘玲编写;第14章收尾过程组由李少杰、张树玲、李静编写;第15章组织保障由尹正茹、岳素林、郭爽编写;第16章监理基础知识由宋跃武、贾卓生、李京编写;第17章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由李修仪、朱盼盼、岳素林编写;第18章职业道德规范由岳素林、刘玲、李世喆编写。

另外,张树玲和宋跃武依据考试大纲对全书做了内容统筹、章节结构设计和统稿,岳素林、李超等参加了本书的策划以及部分章节的审校,刘玲和李超提供了各类实践验并对相关内行了提结,李美翠参与了本书部分章节的审校工作。清华大学出版社为本书的编写做了大量的组织管理工作,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恳请读者不吝赐教并提出宝贵意见,相信读者的反馈将会为未来的再次修订提供良好的帮助。



  摘要

第1章信息化发展

广义的信息技术可以追溯到3500-5000年前人类语言的形成和使用,持续历了文字的创造、印刷术的发明、电脉冲和电磁的发现与应用、计算机技术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等。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伴随着人类信息沉淀的丰富、信息传播以及信息应用的泛化,信息技术发展的价值侧由传播转型到知识沉淀而到以模拟和预测为主要特征的知识自动化应用。自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伴随着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全球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并逐步向一场的社会变革。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人类社会正在加入发展时期,以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等为典型特征的新模式、新济、新业态等正在加速形成,电子政务、消费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和智慧城市等正在深刻影响人们的生产、消费和生活方式等。随着数据广泛链接和共享、数字李生广泛建设,重新定义了信息空间的内涵,基于已发生的信息快照已无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对物理世界的模拟、未来的预测以及物理社会的优化,将的核心关注点,个性化需求的率满足成为发展主要方向之一。

继工业化后,信息化正在催生一场新的人类社会,其影响更加广泛、变革更加深入,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关注焦点和共同选择。一方面信息化的发展水平代表一个国家的信息能力,信息产业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新战略高地,信息技术成为国家间竞争的核心聚焦;另一方面数字济、数字人才成为区域济与社会发展的,这不仅需要各类组织持续强化信息技术人才的业务能力建设,也需要更加关注业务技术人才的信息技术能力建设,从而形成立体化、多元化的新型人才体系。这是因为,作为数字化转型主体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和技术工程,无论是内容、规模、深度和广度,还是技术、工具、业务和流程,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1.1信息与信息化

信息是指音讯、消息、信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人通过获得、识别自然界和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别不同事物,得以认识和改造世界。在一切通信和……


相关推荐